← Essays

用 Anki 七年,我更新了一些观念

2023-08-28 by 大昭Graham

到今年这会儿,我用 Anki 背诵东西,已经 7 年了。

Anki 里头有诗词卡、代码卡、中文卡、单词卡……当然,还有卡数最多的:英文语块卡、句子卡。

看了看数据,过去一年总复习卡次:100,498 reviews

平均一天 300 都没到,忙于工作,疏于学习,惭愧。虽然但是,哈哈,工具虽说没怎么用,也不妨碍琢磨工具应该怎么用嘛~

前一阵 8 月初,想明白了几个困扰我的 Anki 问题。

得了新领悟,实践一月,把 Anki 的卡片、架构、牌组(Deck),都跟着大调整了一番,主要是三点。

1.

多 Deck 的作用是:排出优先级。

我原先是把所有卡片,全部放到一个 Deck,叫 Lanbox。不管什么内容,都在里头。

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1)Anki 架构简单,每次加卡、复习,都不用选 Deck,打开就学;

2)不同卡片杂在一块,学卡时提取难度更大——就是回想起答案的难度会更大,更能增进长期记忆,记得更牢。

这两点我现在仍然认可,但我也遇到了单 Deck 带来的困扰:卡片一多,复习不完。

尤其是某一阵连着忙,每天刷不了几张卡,复习量就会累积起来。再加上,我往 Anki 添得最多的,还是英文语块卡和句子卡,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好多到了复习节点的诗词卡、代码卡,虽然没多少张,但就是轮不上,几个星期都刷不出来,等到刷出来时,跟重新学没啥区别。

我就开始琢磨怎么给解决呢?因为,原来单 Deck 架构,是基于「每天都学完」这个假设。现在前提换了,每天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所有卡片都学完,怎么办?

首先,放缓加新卡。

然后,调整 Deck 结构,稍微分一下类。但不是按内容分类,而是按优先级别来分类。

也就是说,看到自己的 Deck 群,要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只有 30 分钟学习,我应该把这 30 分钟,分配给哪些卡呢?

所以,Deck 分类是:今天非学不可的,放一起;有时间可以学一下、没时间能推几天的,放一起,以此类推。

这样我就能统筹各类卡片进度,不至于几百张其他卡片埋在万把英文卡里,半年都刷不上两回。

2.

所有英文卡,全部更换为音频卡。

原来我的英文卡设置是:正面中文、背面英文。现在换成:正面音频,背面句子。其中,句子是我平时阅读、词典等各处笔记而来,音频则是交由机器批量生成。

如图:

正面为音频时,Anki 进入到这张卡就会自动播放音频。所以我现在学英文卡时,是先听音频,然后复述,没听懂或没记牢,就按 r 再听一遍,然后查看卡片背面,并再记忆一遍。

改成这样的考虑是:

1)听音频学卡,刷 Anki 更专注,更沉浸。或者说,对我来说是这样。

2)训练更敏锐的听力。因为我发现,有时我连着一阵很忙,没什么专门时间来练听力,对听英语的反应会变慢,于是用 Anki 补足一下。

3)还有一点很重要:去年一波 AI 技术突破,让机器生成语音(TTS)质量跟着飞跃。按我的标准来说,机器语音已经到了可以每句话直接跟读模仿的水平了。

举例:

而且,等到我开始正式学英文音频卡时,我还有个意外发现:有些我背过的表达,有时竟然也要听好几遍,才能听出来是什么。

原因呢,自然不是单词不认识,而是连读弱读各种读加一块,我对这个组合不够熟悉,所以听好几遍才能「啊呀原来是这个」。

对了,如果你也打算试试这个办法,批量加音频 Anki 插件(add-on)叫 HyperTTS。

可以搭配 Azure TTS API,也可以用一家叫 ElevenLabs 的服务,上面的例句,就是由 ElevenLabs 生成的。

3.

代码卡,交由 ChatGPT 生成代码描述。

因为我在自学编程,所以时不时有一些代码要背。我的代码卡,也是正面问题、背面答案类型。内容呢,主要是一些代码片段或算法写法。

从 Lanbox 单独分出来后,卡片设置也做了几处调整:

1)卡片正面的描述词——就是几个词提示一下我这代码是干嘛的,我好回想。之前是我自己写这个描述,经常就写几个中文关键词就了事。

现在呢,交给 ChatGPT 了,交代好生成一个最简版本,不仅省力气,比我还写得好……

举例:

2)我把代码卡,也改为了双面卡。

就是说,现在代码卡既有「正 → 反」,也有「反 → 正」,从而实现我看着文字描述,能回想起代码;同时,看着代码,也要能回想起文字描述。

为什么还要背诵文字描述呢?

一来,是我想加强用英语准确描述某个代码场景的能力。

另一方面,万维钢有句话说:思维要想变得锋利,首先就得把各种概念精确化。知道怎样精确表述概念,既能够帮人更清楚地想问题,也能帮人更快找到答案。

举例,网络知名慈父和菜头,曾经想让 AI 帮他画个留爆炸头的小黄人,然后他直接用 explosive head 去画……是个灾难。

他说,经过查询他终于明白,中文里的爆炸头对应的英文里没有爆炸,也没有头,而是:afro hair,阿福罗发型。

由此他才成功地画出了全网第一张爆炸头小黄人:

所以你看,想要搜到或者获取什么,得有一点最小知识(minimal knowledge),起码要知道怎么描述这个东西。

4.

老实说,用 Anki 这么多年,中间我也好几次面临 Anki 这样那样的不好,也尝试过换掉 Anki,换成别的替代产品,比如:

- Quizlet
- Brainscape
- Memrise
- RemNote
- …

它们各有各的好,但它们终归不是 Anki。不是那个丑陋又好看,复杂又简单的 Anki。

年初时,读到 Derek Sivers 一段话,很受触动:

You can stop seeking the best option.
Pick one and irreversibly commit.
Then it becomes the best choice for you.

Voilà.

This even goes for technical choices, whether hardware or software.

Pick one.
Commit to it.
Learn it deeply.

This is much more rewarding than always switching and searching for the best.

对我影响很大,我开始记着这个词:Commit。

我也再没想着去找比 Anki 的更好的替代品了。大概,往后 20 年,只要我还在学习,那我就还会在用 Anki。

那,往后 20 年,我还会在学习吗?

当然。

所以我也还会在用 Anki。

◼︎